公链竞争中的以太坊表现如何?
生态系统资源
当我们对不同的 L1 公链在构建 Web3 应用的开发和工具方面进行比较时,需要注意的第一个主要方面是许多 L1 区块链生态系统中可用资金量有多大。最近,Solana (通过私人代币发售) 融资 3.14 亿美元,由 a16z 和 Polychain 领投。这次融资紧随 Dfinity 宣布其 2.23 亿美元的开发者生态系统计划之后。
通过初始代币发售获得的大量资金也是这些 L1 公链项目的一个主要的资金来源。Web3 基金会在 Polkadot 的初始 DOT 代币分配时持有 30% 的 DOT,以当前价格计算价值 75 亿美元。随着时间的推移,代币的分配已经标准化,大约 1/3 的代币由主要开发团队持有,其中 10-20% 给投资者,剩余的代币在公开发售和生态系统奖励之间进行了分配。
这一趋势已经明显地从最初的比特币那种“公平地”将币分配给任何矿工 (尽管起初除了中本聪以外没有很多矿工),转向了类似于初创公司分配股权的代币分配 -- 尽管早期的生态系统参与者 (比如开发者或者投资者) 会获得更高比例的代币奖励。早期的 1COs (首次代币发行),比如以太坊、EOS 和 Cardano 等,更倾向于简单地大规模发售 80% 以上的代币。
从下面的图表中可以看出,这些 L1 公链早期的生态系统奖励在很多情况下都分配给了早期的开发者和该其平台上构建的项目。比如,NEAR 协议的代币分配包括 11.7% 分配给了早期生态系统,17.2% 分配给了社区赠款。这与 Polygon (以太坊侧链) 类似,Polygon 保留了 35% 的代币用于作为生态系统和参与 staking (质押) 的奖励。
上图:各大 L1 公链项目的代币分配情况:绿色表示公开发售占比部分,红色表示早期发售占比部分,黑色表示 L1 公链项目的基金会 (生态系统基金) 的占比部分。图源: The Block Research
争夺开发者
资本并非启动区块链生态系统的稀缺资源。相反,L1 区块链项目会通过激励机制和一个有关平台将如何变得受欢迎的愿景来争夺开发者。这些 L1 公链的技术细节往往被高估,而业务开发方面更加重要。为了吸引开发者在以太坊之外的 L1 链上进行构建,这些 L1 链通常有两个技术论点:
提升的可扩展性 (交易吞吐量);
不同的治理和安全模型。
在可扩展性方面,扩展区块链的最简单方法是增加成为区块链验证者的要求 (从而减少验证者的数量) 以获得额外的交易吞吐量提升。但这方面的缺点是网络去中心化的降低。
另一种可扩展性方法是通过水平扩展,通常称为「分片」(sharding),即将网络划分为多个分区,其中涉及如何将验证者分配到不同的分片链中,以及为分片链和全局状态建立一种共识机制。就当前的 sharding 分片系统而言,包括 Eth2.0 和 NEAR 协议,其中的所有验证者会被打乱分配至不同的分片链中。
Avalanche 和 Polkadot 则提供了更多的自定义性,允许每个子网络 (在 Polkadot 中称为「平行链」,在 Avalanche 中称为「子网络」) 有着自定义的验证者集,但这些子网络与父链 (在 Polkadot 中称为「中继链」,在 Avalanche 中称为「主网络」) 共享安全性。而 Cosmos 将区块链的自主权发挥到了极致,即 Cosmos 网络中每个相互连接的链 (不管是其中的「Hub」链还是「Zone」链) 都仅负责管理本地的安全性 -- 不存在协议提供的全局安全性。Solana 则旨在采用垂直的、单一可组合的区块链扩展方法,在软件和硬件架构优化方面达到极限。
上图:各大 L1 公链的架构、安全性、共识机制、虚拟机/开发环境、验证者数量 (截止撰文时)、经济学、治理模式等的比较。点击图片可放大。来源: The Block Research
对于开发者来说,分片的方式意味着 dApps 在同一个分片链中是同步可组合的,而跨分片通信是异步的 (较慢)。这对于搭建像 1Inch 这样的 DEX 聚合器来比较不同交易场所的价格并以最佳价格进行原子兑换构成了一定的限制。
对分片方式的一个批评就是,当通过分片方式对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层进行扩展时,其带来的可扩展性好处是有限的。而使用 Rollups 的 L2 扩展可以在区块链之上实现更高的交易吞吐量,但可组合性会再次被限制在单个 Rollup 链内,而且跨 Rollup 通信是异步的。
另一方面,维护应用程序之间的可组合性 (同时提供可扩展性) 是 Solana 推崇的主要价值增值。此外,开发者通过使用 Polkadot 的 Substrate 或者 Cosmos SDK 进行构建,也即相当于选择在某个特定于应用程序的区块链上进行构建,这使得开发者们对于本地的治理和安全性有着更多的控制权。比如,Compound 团队基于 Substrate 开发的专用区块链「Gateway」允许 COMP 代币持有者通过一个以太坊上的治理投票来选出「Gateway」链的验证者。一部分以太坊社区对于 Compound 的这一发展疑惑不解,而 Polkadot 的支持者则认为这是一个明显的胜利,因为「Gateway」链是基于 Polkadot 的区块链开发工具包 Substrate 而搭建的。
可能很难理解为何应用程序竟然离开以太坊 (或者在以太坊之外进行部署)。毕竟,以太坊是最安全、运行时间最长的智能合约平台,所有其他协议/应用都在以太坊上,且以太坊可以说是最去中心化的。在以太坊之外的另一条链上搭建应用的常见原因是以太坊有着高昂的交易成本,但 Compound 的创始人 Robert Leshner 表示,Gateway 是“被设计成一个跨链工具,而不是一个可扩展性工具。”
支持像 Compound 的「Gateway」这样的特定于应用程序的区块链的论点主要是其主权性。此外,这种区块链可能是 L1 链和建立在其上的协议之间的权力平衡发生变化的先导。
引导区块链生态系统
迄今为止,以太坊生态系统在开发者活动方面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虽然 GitHub 的数据并不精确,但引用“以太坊”一词的仓库的数量 (以及最受欢迎的仓库的 star 数量) 比任何其他区块链都高一个数量级。见下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