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正文

Web 3全解读:元宇宙一边去 现在科技大佬们最关心的只有它

2025-02-01

互联网诞生20年后,人们试图让它重归乌托邦

这几个月来,相信大家都经受了来自“元宇宙”的狂轰滥炸,短视频、营销号哪哪都是,连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都开始大侃特侃。其实,要说最近在硅谷科技圈和投资圈里炒得最火、闹得最凶的,还真不是元宇宙,而是另一个与之相关的科技概念。

因为它,红杉、A16Z等顶级风投纷纷重金押注,甚至要重组架构“革自己的命”;也因为它,马斯克、Jack Dorsey这些顶流大佬跟风投们针锋相对,在硅谷快要吵翻了天。关于它的一条介绍,在网络上动辄就有几十万的浏览量刷爆朋友圈;关于它的消息,每天都在纽约时报、彭博社等海外媒体的头版上动态更新,所到之处都充满了讨论和争议。

有人说,它的到来,将彻底改变当前的经济社会的运行方式,打开一个全新的数字经济时代。

这个概念,就是当前科技圈大佬们最关注、争议最大的Web 3,第三代互联网

那么,到底什么是Web 3?它与元宇宙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又将对未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此次,我们尝试做一个较为全面的盘点。

Web 3:开启一个“由你主宰”的互联网新时代

在谈论什么是Web 3 之前,我们需要简单回溯一下Web 1.0和Web 2.0的概念和内涵,才能更好地理解Web 3 为什么会诞生以及它所想要解决的问题。

  • Web 1:“只读”的信息展示平台

Web这个概念最早诞生于1989 年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的一项研究中。当时,为了方便全球的研究人员能在不同计算机之间共享和更新信息,英国科学家Tim Berners-Lee提交了一项关于“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超媒体信息检索系统”的提案,并将这个系统命名为World Wide Web(万维网)。其设想是,互联网上的资源可以在一个网页里比较直观的表示出来,而这些资源可以在网页上相互链接。

Web 3全解读:元宇宙一边去 现在科技大佬们最关心的只有它

当年Tim Berners-Lee所提交的提案,图片来自于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CERN)

1991年8月6日,Berners-Lee发布了世界上第一个网页,这也是万维网第一次作为互联网上一项公开可用服务出现。时至今日,你仍然可以点开查看这个网页,它解释了什么是万维网以及链接了如何使用网页浏览器等信息。虽然如今这个网页看上去非常简陋,但正是它掀开了互联网时代的帷幕,宣告了Web 1.0时代的到来。

Web 3全解读:元宇宙一边去 现在科技大佬们最关心的只有它

世界上第一个网站

从万维网的发明背景和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Web是为了信息共享和交换而设计的,万维网就像是一个信息展示的平台,旨在成为人们了解更广阔世界的窗口。

从1991年到2004年间,在万维网上流转的信息逐渐从文字变成了图片再变成了视频,信息门户时代汹涌而至。网景、雅虎、新浪等一大批浏览器和信息门户类网站在全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虽然这些网站彻底改变了人们了解信息的方式,但这些信息是静态的、只读的,用户只能是观众,并无法参与其中。

于是很快,一场互联网交互时代的变革到来。

  • Web 2: “互动”的内容生产网络

Web 2最早由信息架构咨询师Darcy DiNucci在1999年撰写的文章《Fragmented Future》中首次创造,在这篇文章中她提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 Web 基本上是以静态形式被加载到浏览器窗口中,但这只是未来 Web 的雏形。未来的网络不再只是满屏的文本,而是一种会产生实时交互的传输机制。”

这个概念从提出到被大众广泛知晓经过了近5年,直到2004年末,O'Reilly Media Web 2.0会议在旧金山召开,O'Reilly媒体的创始人Tim O'Reilly才正式将Web 2.0带进了大众视线,并进一步阐释和丰富了Web 2的定义和内涵。他表示,Web 2.0是一种新的互联网方式,其模式将更以用户为中心,将允许用户作为内容的创建者,并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交互和协作。

Web 3全解读:元宇宙一边去 现在科技大佬们最关心的只有它

图片来自TechCrunch 版权属于原作者

他曾以网景和谷歌为例,阐释了Web 1和Web 2 的差异。诞生于1994年的网景公司曾是世界上最大的浏览器,其商业模式是将网页上的广告位卖给公司,再通过点击率或是上架时间长短来收取费用,是一个依赖于用户的信息展示平台。而谷歌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由广告商寻找消费者的模式,通过以数据驱动的搜寻引擎,让用户能够通过自主输入查询信息再在此基础上提供更精准的广告服务,同时解决了广告窗口对用户所造成的负面体验。

在这个例子中,同为消费者,使用网景浏览器中用户是被动的,而在谷歌中是主动的,这就是一代和二代的核心差别所在。也就是说,在Web 2时代,用户不仅能浏览信息,还能够主动参与到信息的传递与交换之中。

如今,我们所熟知的大部分科技公司都是Web 2.0时代的产物。包括以谷歌为代表的搜索引擎,以Facebook、Twitter为代表的社交网站,以YouTube、Tiktok为代表的视频社区,以维基百科为代表的知识社区等等。在用户创造内容的模式下,互联网规模开始急速膨胀,网络开始成为了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而时至今日,我们其实还仍然处于Web 2.0的时代中。

Web 3全解读:元宇宙一边去 现在科技大佬们最关心的只有它

那么,既然互联网交互时代发展得如此蓬勃,为什么近两年来Web 3.0开始被反复提及并且越来越火?

  • Web 3:“去中心”的个性化环境

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再回到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