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正文

2022年影视行业元宇宙研究报告

2025-03-19

导语

虚拟偶像一词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早期偏向二次元,主要指虚拟歌姬,比如初音未来,以及乐华娱乐推出的虚拟偶像团体A-SOUL等。随着技术迭代,未来虚拟偶像更贴近于数字人的概念。

虚拟人/虚拟偶像是什么?

虚拟人(VirtualHuman)是通过建模、动作捕捉或AI等科技手段,制作出具有外貌特征和行为模式的虚拟形象,并通过显示设备呈现出来。虚拟人创造的价值主要是打破物理的空间限制,提供了更多沉浸感、参与感和互动感。

虚拟人有多种分类方式:第一种依照技术分类,虚拟人可分为算法驱动型(AI实时或捏脸等)和真人驱动型(动作捕捉);第二种依照视觉维度分类,虚拟人可分为2D型和3D型;第三种依照结构组成分类,虚拟人可分为数字型(用户线上观看)和全息型(用户现场裸眼观看);第四种依照商业模式分类,虚拟人可分为IP类(KOL型、歌舞型、品牌型、娱乐公司推出的偶像型、明星分身型)和非IP类(功能型、学术型和身份型)。

虚拟偶像一词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早期偏向二次元,主要指虚拟歌姬,比如初音未来,以及乐华娱乐推出的虚拟偶像团体A-SOUL等。随着技术迭代,未来虚拟偶像更贴近于数字人的概念。虚拟偶像发展史如下:

2022年影视行业元宇宙研究报告

20世纪80年代(萌芽期):虚拟人物引入现实世界,虚拟偶像从0到1

虚拟偶像最早可追溯到日本,该时期的虚拟偶像制作技术以手工绘制为主。代表性虚拟偶像有:日本虚拟歌姬林明美和英国虚拟演员MaxHeadroom。

21世纪初期(探索期):虚拟偶像步入影视娱乐行业,进入探索期

21世纪初期,随着CG技术、动作面部捕捉技术逐渐取代传统手绘,虚拟偶像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的代表虚拟偶像有:初音未来、洛天依、《指环王》咕噜和《猩球崛起》凯撒等。由于该时期的CG技术、动作面部捕捉技术还不够成熟,呈现形式相对粗糙,所以虚拟偶像市场规模较小,还未受到大众广泛接受。

2016-2019年(初级阶段):技术突破,虚拟偶像应用性进一步加强

016年后,随着人工智能、建模、渲染和动作面部捕捉等技术的发展,虚拟偶像的应用性进一步得到加强。中之人驱动的虚拟偶像绊爱在直播间开启虚拟主播带货新形式,随后大量虚拟主播(Vtuber)出现。Bilibili“虚拟次元计划”UP主小希和小桃也成为该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虚拟偶像。Bilibili、搜狗、百度和BKizunaAI等公司纷纷布局虚拟人赛道。

2020年-至今(成长期):资本加大布局,行业快速发展

2020年以来,随着资本加大布局,技术日益成熟,虚拟偶像的应用模式呈精细化、智能化和多样化发展趋势。例如:虚拟网红KOL、明星分身虚拟偶像、虚拟品牌代言人和电影虚拟偶像等。虚拟网红KOL与时尚、美妆等品牌合作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关注,产生了较好的商业价值,例如:巴西-西班牙混血少女MiquelaSousa、中国的AYAYI和翎Ling。虚拟品牌代言人为品牌进行推广,例如:KFC的桑德斯上校和花西子的虚拟品牌代言人。电影虚拟偶像的发展促进了影视业的发展,例如:《刺杀小说家》里的赤发鬼、黑甲武士和红甲武士。随着元宇宙热度的提升,头部互联网公司以虚拟人作为切点,进行布局,例如:腾讯、阿里、字节跳动、小红书、抖音和网易等。

2022年影视行业元宇宙研究报告

虚拟人的技术应用涉及到两个过程:制作虚拟人和用户使用虚拟人。制作虚拟人分为两步,第一步制作静态虚拟人,第二步让虚拟人活起来。制作静态虚拟人涉及到建模和渲染技术,而让虚拟人活起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动作面部捕捉技术,制作真人驱动型虚拟人;另一种是通过AI技术、语音合成技术和CG技术,制作算法驱动型虚拟人。最后为了让用户在使用虚拟人获得更强的沉浸感、参与感和互动感,XR/VR/AR和全息影像技术被应用于用户的使用环节。

虚拟人市场空间和竞争格局如何?

中国虚拟人/虚拟偶像处于成长期,市场规模保持较快增长。随着虚拟人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生活中各种场景,同时基于人们对新潮事务的好奇,人们逐渐开始接受虚拟人,虚拟人/虚拟偶像产业预期将高速发展。根据艾媒咨询,2020年中国虚拟偶像核心市场规模为34.6亿元,增速达69.3%。预计2021-2023年中国虚拟偶像核心市场规模分别达62.2/120.8/205.2亿元,增速分别达79.6%/94.3%/69.8%。2020年中国偶像带动市场规模为645.6亿元,增速达70.3%。预计2021-2023年中国偶像带动市场规模分别为1074.9/1866.1/3334.7亿元,增速分别达66.5%/73.6%/78.7%。

虚拟人的主要参与者可以从其产业链进行分析。虚拟人产业链可分为基础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基础层和平台层主要面对的用户是2B,而应用层主要的用户是2C。

2022年影视行业元宇宙研究报告

基础层为工具层,软硬件作为虚拟人开发的基石。比如:VR/AR等3D显示设备给使用虚拟人的用户带来了沉浸感和真实感,建模软件可以对虚拟数字人的人体、衣物进行三维建模。基础层的代表企业有Meta、影创科技、EPSON、英伟达、Unity和EpicGmaes等。

平台层是虚拟人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平台层利用建模、渲染、动作捕捉等技术让虚拟人活过来,知名企业有Vicon、腾讯、百度、搜狗、商汤科技、创幻科技和科大讯飞等。

应用层为虚拟人添上“灵魂”,打造及运营虚拟人人设,最终应用于多样的场景。应用层领先企业有蓝色光标、芒果超媒和次世文化等。

竞争格局层面,虚拟人行业尚处于发展早期,并无绝对的龙头。市场上知名度较高的企业包括天矢禾念、中科深智、魔珐科技和创壹科技等。

天矢禾念是一家中文VOCALOID虚拟形象运营商。公司创立了以虚拟歌手为核心的Vsinger品牌,并发展多个虚拟人,包括洛天依、言和、乐正绫、乐正龙牙、徵羽摩柯和墨清弦等。天矢禾念通过引进雅马哈的VOCALOID人声歌声合成技术,让用户可以选择歌曲和Vsinger虚拟歌手的声音,对歌词进行创作和改编。2012年7月12日,天矢禾念推出第一款具有中国特色的中文VOCALOID声库软件及虚拟人洛天依;2017年Vsinger全员首次举办Vsingerlive演唱会;2019年2月24日,洛天依与钢琴家朗朗举办全息演唱会;2020年4月17日,洛天依走进李佳琦的直播间;2021年7月9日-7月11日,洛天依同Vsinger其它成员参展(上海)BilibiliWorld。

2022年影视行业元宇宙研究报告</p>        </div>
      </div>

    </div>

      <div 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