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Web3游戏生态:押注链游 我们不需要更快的马车
传统游戏为什么禁止玩家交易?
我们最近对话了许多游戏团队,得到的一个普遍的共识是,游戏中的通证经济设计普遍非常棘手。在传统游戏中,“养成”是维持游戏生命力的一大基石。何为“养成”?就是让玩家体验从零到一,从无到有。养成的概念贯穿了几乎所有成功的游戏,从魔兽世界,到了不起的修仙模拟器。可是让游戏设计师在链游中还原“养成”体验,好比让田径运动员在水中跑步一样难。
我们先要了解,传统游戏公司是如何工业化的生产优质的“养成”体验。如果要用一句话描述,那就是“创造无数个封闭的平行宇宙,让每一个玩家在自己的宇宙中自嗨”。
举个例子,在暗黑破坏神中,主角出生时身无分文,衣衫褴褛。当主角为城镇居民打抱不平剿灭强盗后,居民们为主角赠与一把利剑,让主角感受到成长的正反馈。一个完整的心流循环也就完成了。
在这个行为的背后,有两个不可或缺的元素。第一个是平行宇宙:如果A玩家帮助了居民以后,居民就不再需要B玩家的帮助,那么游戏也就不成立了。第二个是封闭,如果A玩家获得利剑以后直接出售给B玩家,那么B玩家会失去剿灭强盗的动机,其“养成”和“心流”体验都会被严重削弱。
因此,在绝大多数游戏中,游戏设计都严格遵循“平行宇宙”和“封闭世界”的原则。大量使用位面技术,并禁止玩家交易。第一是为了更好的捕捉现金流,第二也是为了保证玩家的养成体验。
然而这两大游戏设计的基石,与“元宇宙”和“Blockchain”显得格格不入。
实际上,在暗黑破坏神3中,开发团队曾尝试开设拍卖行,让玩家可以直接进行装备与美元的交易。很快,这个功能就变成了一场灾难。原本十几小时的丰满的养成体验被几美金的采购所取代,玩家失去了打怪升级的目标。另一方面,那些出售游戏装备的玩家直观的看见自己上百小时的辛苦付出与几十美金的标价画上等号,也很快离场。
拍卖行功能在唾骂中被仓促下架,再也没有被提起。
实际上,即使是在龙头Axie的设计中,我们也能看到游戏设计与链之间的强烈矛盾。在Axie中,每一个精灵都有自己的等级,等级会随着玩家的付出而成长。然而,这个等级无法记录在链上,而是存贮在中心化的服务器中。当玩家将精灵出售给第三方,等级会清零。当玩家重新买入该精灵,等级又会还原。这样的设计不仅counter-intuitive,也引发了一系列利用重置等级特性的黑客攻击(exploit)。如此不优雅的设计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传统游戏与blockchain在内核上的不兼容。
这引发了我第一个思考。传统意义的游戏是否真的适合进入加密领域?链游,是否还会以我们认知中游戏的形态存在?也许,此“游戏”非彼“游戏”?
我的第一个想法是,也许所有数值类的养成体验都没有办法在链游中很好的存活。那么,能够延续下来的,应该是玩家技巧和能力的成长体验。简单来说,PVP和电子竞技类的游戏往往不依赖数值的养成,他们更容易与链上开放经济形成化学反应。不过要做好链游发展的预测,我们需要更深度的理解游戏本质。本文受限于篇幅,不做展开。
挑战重重,为何依然押注Crypto-gaming?
今年Axie的爆发,吸引了许多传统游戏行业的创业者冲进这个赛道。许多人一上来,就对Axie Infinity的可玩性大肆批斗,并自信满满地承诺,一定要做比Axie Infinity更好玩的游戏。
这听起来有些可笑。好比当基于内燃机的汽车被刚刚被发明时,虽然速度不快,也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此时,那些马车公司的人跳了出来,承诺说他们也要生产汽车。怎么设计呢?用更快的马来牵着汽车跑。
我认为链游将是一个全新的生物,这是一次非连续的基因突变。链游长得也许像游戏,但目前的链游,还只是游戏基因与blockchain基因初步博弈所产生的缝合怪。我不认为Web2.0原生的游戏团队能够真正理解和左右这场进化,就像马车公司不可能真正去推进内燃机的创新一样。
如果说“更快的马”是“更好玩的游戏”,那么“内燃机”到底是什么?
是去中心化的生产关系。
听起来可能有些抽象,但有幸的是,在传统互联网中,我们已经能够观测到去中心化生产关系释放的巨大势能。(Web3.0一定是去中心化的,但去中心化不一定是Web3.0)。在我看来,web2.0时代中最具有去中心化精神的产品是抖音。抖音虽然没有直接的通证体系或者代币经济,但是抖音通过公平的内容分发机制和友好的创作工具,彻底激活了短视频创作者经济。
抖音所挑战的,是像HBO或爱奇艺这样的中心化内容生产方。抖音逃离了内容生产领域的内卷,从一个更高的维度进行降维打击。抖音彻底激活了那些曾经不具备生产和分发能力的个体,并围绕他们建立了一个怪兽级的创作者经济。
反观Axie,为什么Axie能够获得如此大的社区支持?我认为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许多人忽略的因素:Axie运营过程中的全部收入全部被转入国库,而国库的利益会奖励给所有的建设者(玩家,KOL,公会,团队,流动性注入者)。抖音通过公平的分发和易用的生产工具完成了去中心化生产关系的革命,Axie则通过通证经济和DAO化的治理蓝图笼络了人心。“术”是全然不同的,而“道”却不谋而合。
新型的生产关系如何落地?
毋庸置疑,区块链游戏中的incentive alignment一定会释放一个全新量级的游戏生产力。但是让大家生产什么呢?DAO化的游戏中,每一个玩家都一起来设计玩法,协作写代码?
我认为一定不是这样的。我自己也曾经开发过游戏,我认为游戏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好比文学需要作家以及电影需要导演一样,游戏背后也需要一个有绝对话语权的灵魂人物去驱动其生产。我们可能都玩过那个“一人接一句话写小说”的派对游戏,显然,高质量的艺术内容很难通过这样的去中心化方式去推进。
想到这里也许会有些沮丧,但别着急。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一个传统游戏公司的财务报表,我们会发现,游戏公司的成本中,最大的那一部分其实不是开发,而是发行。简单来说,就是宣发,推广,营销。而这一切工作,完美地契合了天然热爱游戏的玩家。实际上,在web2.0时代里,就有大量的主播,up主,电竞选手,游戏攻略制作人,公会活跃分子们…他们都在无偿地为爱发电,为游戏拉新引流。如果能用通证体系将他们招至麾下,把他们变成游戏的主人,势能不可度量。
另一方面,当“元宇宙”中可组合、可拼接的组件发展成熟以后,也许我们也能看到更多的人能够有机会成为更有意义的内容生产者。比如付费的第三方的皮肤,地图,MOD,锦标赛,游戏攻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