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正文

数字藏品同质化严重 数字服饰能否打开新商业空间?

2025-05-02

近期,链新公布了数字藏品平台7月份排行榜Top50,浏览了下这50个平台的知名IP,内容主要是:名人画作、博物馆馆藏、知名景点、原创IP头像等。

2021年6月,支付宝推出敦煌系列数字藏品,由此拉开国内数字藏品热潮,一年多来,主流数字藏品平台所推出的数字藏品非常类似,到今天,几乎到了内容资源枯竭的局面,而且同质化严重。7月,多个平台竞相发行徐悲鸿、齐白石绘画作品,这是数字藏品在“狂奔一年”后跌入的即尴尬,又无奈的”魔幻时刻“。

数字藏品还是怎么玩?我们发现,数字服饰或许是下一个可以开发的场景。

小红书:把数字服饰穿到真人身上

在国内,带火数字服饰消费市场的当属小红书。

小红书内置的数字藏品平台叫R-SPACE,数字潮流空间,不难看出,这个数藏平台与主流是非常不一样。它很时尚,非常潮流,很酷。

我们单独看它的数字服饰,有服装、首饰等等。相比其它平台低价+大量模式,小红书往往只发行数十到数百份,但相对价格较高,普遍在百元左右,也有个别能达到上千元。

数字藏品同质化严重 数字服饰能否打开新商业空间?

这些数字服饰可不仅仅是用来收藏的,它们是可以穿的!

所谓的穿,就是当消费者购买这些服饰后,可以把自己的个人形象照片发送到服装的设计者邮箱,然后,设计师可以把数字服装和照片合成,大概在10个工作日内,消费者就能获得一张时尚大片。

有意思的是,小红书还发行过宠物服装,按照要求,以某个角度拍摄宠物四脚着地的照片,数字服装就能“穿”到宠物身上了。

数字藏品同质化严重 数字服饰能否打开新商业空间?

这个模式在小红书非常火,从买家秀看,效果真的非常棒,素人秒变模特。

实际上,小红书并没有把这些数字服饰成为数字藏品,官方说法是数字作品,但是如果从介绍看,这些数字服饰无疑又带着数字藏品的影子:“R-数字作品,基于区块链技术支持的唯一标识,每一份数字作品都具有唯一的链上序列号,可在小红书内进行展示与使用的原创数字化作品或商品。”

另外,小红书也总结了这些数字作品的优势:限量稀缺,原创认证,独一无二,专属展示。

实际上,从小红书用户的使用场景看,这些数字服饰并不需要上链,也无需是收藏。

数字藏品同质化严重 数字服饰能否打开新商业空间?

图:中国设计师品牌ANNAKIKI“后人类编码”2022秋冬NFT虚拟服装胶囊系列

有媒体曾写文章Diss这类消费,称其卖价太高,割韭菜,是花大价钱P图。这种批评是不准确的。相反,这是一个自然存在且非常庞大的市场。

虚拟时装设计师孙凡蕊说:“数字时尚是一种新兴的时尚文化产业,而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尚风格,对这个时代而言我认为就是数字技术与时尚的结合,它极大的改变了时尚的生产、创作、视觉表现等形式。”

小红书最有意思的其实是它的创作者经济玩法,这是Web3最火的一种商业模式。

与主流平台自己发行数字藏品不同,小红书这些服饰都来自于平台上的设计师,只要成功入驻,那么设计师就能“开店接客”,这让小红书可以调动海量的设计师资源。而且,这些设计师可以借助小红书搭建与粉丝之间的互动关系。

这非常值得其它数藏平台学习。它让数藏变成了一种社交关系,而不是一锤子买卖。

薄盒Mints:把数字服饰穿到虚拟人身上

薄盒是国内数字服饰领域的另一个有意思的玩家。它让数字藏品可以穿到虚拟人身上。

薄盒也是国内数字藏品领域的一股“新风尚”,对Web3有着独到的见解。看它官网的口号就知道了:数字潮玩新视界。

数字藏品同质化严重 数字服饰能否打开新商业空间?

在登录这个薄盒APP的时候,首先就要创造一个3D虚拟人,薄盒把这个虚拟人定义为元宇宙化身,是用户在数字世界的数字身份。而后续,用户可以将他们购买的数字藏品穿到这个虚拟人身上,包括头饰、服饰、配饰等。

此前,迪丽热巴和任嘉伦主演的电视剧《与君初相识》、《恰似故人归》上映,在6月份,出品方与薄盒合作,推出电视剧主题的可穿戴数字藏品,包括了剧中的7款武器道具,以及1款服饰。

数字藏品同质化严重 数字服饰能否打开新商业空间?